玉雕大师网

了解翡翠发展,谈谈翡翠在不同地区历史中的不同影响

  滇文化地区一直比较闭塞,紧邻翡翠产地,又是一个白、彝、傣等多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使其对于翡翠有独到的理解。


  白族人以洱海一带为聚集中心,洱海在他们心目中是神,所以白族文化对洱海有特别的情感,因此白族人对水头好的飘花翡翠特别偏好,在大理地区最常见的、出土最多的是飘花翡翠,至今收藏最多的也是飘花翡翠。最有代表性的是喜洲人,他们在三月街或渔潭会,都会寻找并高价收藏上好的飘花翡翠。飘花翡翠中最知名的是段家玉,水是透明的玻璃水,里面有着绿色的渣草花,乍一看,就像是清澈的河水里有水草在轻轻荡漾。



  在抚仙湖周边的玉溪地区各民族对于种水上等的翡翠有独特的偏好。从出土与传世的大量老翡翠来看,玉溪地区的淡晴水或者无色的冰种、玻璃种翡翠最多。如果你在云南经营翡翠,就会发现玉溪人对种水好的翡翠情有独钟,相对来说在滇池北岸的昆明人也对种水货青睐,这与一洼澄清,深不可测的抚仙湖是紧密相关的


  身居深山的彝族,喜欢色彩鲜明的服饰,对白绿材料偏爱。白地青往往在该区域出土或传家。而紧邻四川盆地的凉山彝族与昭通彝族,则把翡翠文化传播到川渝地区,至今,白地青或者白糯地带翠的翡翠始终受到川渝地区的追捧。


  翡翠文化的传播曾在民国战乱与新中国建立后生产一度停滞,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与脱离大陆的香港,随着经济的发展,率先对翡翠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大概是因为台湾香港地区的精英多数是从大陆过去,而这部分人多数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其先辈多数为满清遗老或者是士大夫,基本没有受到新中国的文化洗礼,较多的保留了传统的翡翠文化,崇尚绿色,红色的翡翠,当然也有很多新的认识。而在经济发展,受东西方文化冲撞下的港台地区,逐渐喜好颜色阳俏的翡翠,比如黄加绿、福禄寿三彩、阳绿等等翡翠品种。



  在较为后期发展的广东地区,上好的翡翠料子稀少,刚刚开始就是在效仿香港地区,水头好,色彩阳的翡翠作为上品,而在后期,该类料子也极其稀少,聪明、善于经营取巧的广东人就开始炒作无色的翡翠品种,正是商品经济急剧发展,泡沫膨胀的近13年,符合了很多人的心态。因此至今,资源储备巨大的无色玻璃种翡翠受到广东人最大推崇,并依靠其强大的推销炒作能力,把这些概念灌入绝大多数翡翠爱好者的心中。无色玻璃种翡翠成为最疯狂的石头。


发布者: 编辑部吴主编  2020-06-15
———— 其他大师 ————
陈礼丰二月(陶瓷艺术家)刘志亮杨棪梅忠军刘吕中(玉雕)冯雷张国超陈治军王锦亮林智勇邵宗旨徐宁林立志卓锋杜留东唐天源林伟楷陆克列张威(国家一级技师)潘亚群翁志山邹明月尹小强(鉴定师)周洪洋项春艳徐俊生谢国明罗永乐洪建华郭朝娥郭琳琳王红兵罗文贵王杭泉柯加乐曹军许君宋肖赵新生叶宗茂邹贤盛冯洋洋王红卓张小柏刘友团\赵楼刘宝生陈建仁姜敏罗伟东